每年农历二月,水族妇女
就要上山垦荒。三月里,她们便将家里的牛粪晒干捣细用人粪浸泡,拌火烧土灰晒干然后抬到荒山上,又根据土地的肥瘦情况,播下上一年挑选出来的种子。七月中旬以后,当
太阳暴晒棉果,棉果便自动绽开成四瓣
白色的花,妇女们
就要上山采摘
棉花。
棉花采摘回家之后,要先在
太阳下晒干,用压花车把棉子压出,再用
竹箩将
棉花炕干,再用弹花工具将
棉花弹散,然后才用滚花板把散
棉花搓成手拇指般大小、一尺左右长的
棉花条,用纺花车把
棉花条拉纺成线棉颗(纱锭),又将棉颗线绕在三分左右内空、六寸左右长的
竹筒上,再将绕有
棉线的
竹筒装在排车上,牵成一排长线,用
羊角(
木制裹布工具)裹好,最后架到织布床上,用青
麻线做成的“仲”把
棉线分开。织布时用脚踩“仲”,将线上下分开,同时将“
梭子”从右边往左边穿去,左手接住“
梭子”,右手将“扣”往胸前拉,把横穿的线扎紧,再用脚踩拉“仲”,将线上下分开,左手将“
梭子”从左边往右边梭来,右手接住,左手将“扣”往胸前拉拍,把横穿的线扎紧。这样来回
穿梭,最终织成所需
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