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并非我国原产,广泛应用为我国民众
衣料的历史远不如麻类久远。最迟在秦汉时期,
印度的亚洲木本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和两广、
福建、
云南地区;大约在南北朝时期,
非洲草本棉经中亚传入新疆、
河西走廊一带。但
棉花传入后,其种植“长期停留在
边疆地区,未能广泛传入中原”。直到后来,“由于唐代与西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由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
长江流域与两广、云贵地区经济来往密切,
棉花在
唐宋时期已不断向中原地区移植”。“1289年,元世祖在江南各地设置‘木棉提举司’,专门督课棉植,征收棉布。到了明代,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说:
棉花在‘宋末始入江南,今遍及江北与中州’。”“目前在中原地区所见到的最早的棉制品遗物是1966年在浙江兰溪的南宋
墓葬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