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马鞍成型于西汉时期。马鞍对草原民族来说是一种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一副品质优良、精心制作的马鞍,可以用上四五十年,甚至上百年,几乎陪伴骑手的一生。当年华老去,骑手以布满皱纹的双手抚摸与自己形影不离的马鞍的时候,绚丽依旧的马鞍不免使其回忆起生命中许多自豪、艰辛、难忘的片段。下页右上图是在
蒙古族牧人家里发现的一个景泰蓝马鞍,它除了汉族人传统的“
暗八仙”图案外,还增加了“
吉庆有余”、“平升三级”等
吉祥图案。“
暗八仙”是道家文,这副景泰蓝马鞍两边各有一组“
暗八仙”图案,但细看有些图案不是十分准确,也没有“
暗八仙”中
葫芦和
宝剑的图案
纹样。“
吉庆有余”和“平升三级”是
中原传统的
吉祥图案,几千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平升三级”传统的图案是一个瓶子上插三支戟,旁边还放有一个笙,寓意瓶(平)笙(升)三戟(级)。但这副景泰蓝马鞍上的“平升三级”没有笙,却在三只戟上绘制了一道线,两头各挂一条鱼,把“
吉庆有余”和“平升三级”融为一体。这种
吉祥图案在内地也有,只是挂鱼的那根
直线应为磬(古代的打击乐器),
谐音“庆”。寓意戟(吉)磬(庆)有鱼(余)。马鞍的下方还有
佛教的
吉祥八宝图案,这具景泰蓝马鞍很有可能是
蒙古工匠或艺人自己制作的,他们对“
暗八仙”等
吉祥图案
纹样不是很精通,把
佛教的
吉祥八宝图案和道家的
暗八仙图案组合在一起,有时还把“四艺”图案也加入其中,只要
吉祥就行。右上图这具景泰蓝马鞍制作工艺精湛、图案
色彩鲜明。它见证了
中原文化和东天山草原文化的融合,是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