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尤为著名的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宝绘轩主人绘《
姑苏阊门图•
三百六十行》大
对屏,以左右双幅合成全景,相当于两幅中堂大小,场面宏大。作品
构图从城外向城内俯瞰古老雄伟的阊门,近处描绘了
护城河两岸和吊桥上下繁闹的街市、各行各业的商号,河上穿梭往来的
客船、货船、游船和鸣锣开道的官船,人物三百余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远处城墙街道绵延,舳舻帆樯林立,
楼阁隐约,绿树成荫,还有高耸入云的报恩寺塔,有实有虚,有景有情,使人观之如身临其境。类似题材的桃花坞
木版年画还有《
姑苏万年桥图》,仅从
庚申年(
乾隆五年,1740年)到
甲子年(
乾隆九年,1744年)流传下来的就有三幅,皆鸟瞰式
构图。其文化意义,则不同于写心清高、超然物外的
文人画,显示了年画反映现实“俗”的优势,是一幅幅展现生动立体、千姿百态的城市日常生活的历史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