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侗族儿童
刺绣品绣工精细、样式奇特,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希望。这其中最具从江特色的儿童
刺绣用品就是背带了,或者又叫背扇。背带的使用在
很早的时期就出现了,据《
论语•子路》中说:“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其中的“襁负”便是用背带把小孩背在背上的情景。从江侗家人的日常生产活动包括种田、喂养家禽、上山砍柴等,这些都是劳动强度高的农活,需要全家同心协力才能应付得过来。因此从江妇女不并像
江南女子那般矫揉造作,深在闺中而十指不沾阳春水,她们除了要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以外,还需要承担起沉重的农活,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照顾好自己的宝宝就成了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虽然可以委托家中的老人帮助照看,但有一些刚出生的婴儿,他们还需要母亲的乳汁喂养,况且每一个妈妈都只有宝宝在自己的照顾下才会放下心。家中添加了人口,口粮就要求得更高了;农活不能耽误,宝宝需要照顾,各种生活压力下,小小背带的出现解决了大问题。背带由上下块
布料组成,上半部分明显比下半部小很多。上部分主要用来保护小孩子的头部,避免风吹雨淋。同时,刚出生的宝宝头部还需要支撑的力量,上半部分顶部两边还缝有两条细带,方便将宝宝的头部固定到妈妈的背上,不致于在行动过程中伤到宝宝。下半部分是用来保护宝宝身体的主要部分,
布料也比上半部分厚实,下半部分也在顶部
缝制有两条
粗布带,这当然是托住宝宝身体的主要承重带,经常可以看到辛勤劳作的妈妈身上背着的宝宝正在舒适的熟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背带符合了人体
工程学,是妈妈照顾宝宝的好帮手。小小的背带凝聚着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意和无微不至的关心。绣在背带上的
美丽花纹,当然不会仅仅是一张供人观赏的装饰画而已。背带上的各式花纹传达出从江侗族蕴含的长久的民族崇拜和
图腾保护,具有生命护符的精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