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忌白尚黑”的另一个成因是原始宗教文化的制约。西水流域
土家族是以古代板楯蛮“賨人”后裔融合了“(廪君)巴人、乌蛮、土著(濮僚))等多部族的民族融合体”。而且以板楯蛮“賨人”后裔为主体构成。板楯蛮在历史上以射杀
白虎而著称,视
白虎为凶神,继而形成“赶
白虎”之风俗,甚至在传统的土家山寨连白鸡、白猪、白狗、白猫都不能喂养,是怕
白虎以它们为替身,惊骇小孩。傩公傩母是土家人最崇拜的
祖先神之一,相传傩公傩母是
远古洪荒时,为了繁衍人类,“补所”和“雍妮”两兄妹成亲,哥哥补所羞成了红脸,而妹妹雍妮为遮羞在脸上抹上一层白泥。然而,我们在土家山寨“还傩愿”的现实中,所看到的傩公还是红脸,傩母却不是白脸,只是一个与普通人肤色差不多的
淡黄脸。“忌白”是“赶
白虎”
民俗的延伸,它是“忌白不忌黑观念的核心”。古代巴人中的一支和乌蛮都尚黑,长阳钟离山有赤黑二穴,黑穴后裔在春秋时期是王宫侍卫武士,身着黑军服,称为“
黑衣”军。乌蛮更是以身穿
黑衣著称,他们进入西水流域后,“因六子以分居,入五溪而聚族”,其后裔也以黑为美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