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
十七年(1708)著名剧作家、诗人孔尚任在平阳观赏乱弹,曾写下《平阳
竹枝词》五十首,其中有《乱弹词》两首,一曰:“乱弹曾博
翠花看,不到歌筵信亦难。最爱葵娃行小步,
氍毹一片是
邯郸。”诗中谈及康熙
四十二年(1703),康熙
皇帝西巡途经平阳观看乱弹演出,同时称赞一个叫葵娃的艺人小步表演
技艺出色,让许多人都向他学习。小步即水步,旦角表演时常用步态,又称花梆子。晋南地区梆子腔有大小戏之分,“大戏”即蒲州梆子,锣鼓杂戏、曲子戏、清戏、线偶戏、道情等当地的小
剧种被称为“小戏”。当地梆子腔活跃的演出活动极大地推动晋南
戏曲年画的生产和销售,也促使
戏曲图像走进千家万户。喜闻乐见的
戏曲年画为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增添趣味,反过来巨大的需求也刺激
戏曲年画的生产。为了扩大清代晋南
戏曲年画的传播范围并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作为商品的
戏曲图像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清代晋南
戏曲年画的
图像嬗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画面形式由原先单幅
图像逐渐演变出多幅
图像的连环画形式,主要体现是清中后期出现了一幅多图类型的
戏曲拂尘纸;二是体现在
戏曲图像的造型变化,由起初的再现
戏曲舞台演出场景到重点
刻画戏曲故事内容,所引发的
戏曲图像嬗变与晋南地区梆子腔演出的繁盛和民众接受的变迁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