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艾捷克可以说是本地维吾尔族人的骄傲,与
中原的二胡极为相似。这种俗称“胡胡子”的
乐器是
哈密维吾尔族独有的一种弓弦
乐器,共有9根弦,除两根主弦外还增加了7根共鸣弦,也有用9根或11根共鸣弦的。主弦之间是五度关系。弦以前多用
山羊肠子制作,现都用钢丝。
哈密艾捷克形制大小不一,没有统一的尺寸,大部分是
哈密维吾尔民间艺人自己制作,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和山区,
哈密艾捷克的制作相对显得简陋一些,
大都因地制宜,用当地的
木材制作,琴筒蒙
羊皮,有的琴身高达一米五左右,也有的不到一米。弓用
竹片制作,长度短,马尾系之。它是
哈密维吾尔普及率最广泛的一种
乐器。由于共鸣弦的作用,音色优美浑厚,很有震撼力和穿透力,清脆中似带一丝忧伤,沁人心扉,很容易把人的思绪带到一个久远的年代。笔者曾聆听一位维吾尔朋友用艾捷克拉二胡独奏曲《赛马》,他弓法娴熟、指法到位,音色别具风味,
表现出草原的宽阔无垠。笔者还在
哈密天山乡石城子村举办“
杏花节”时,聆听到当地维吾尔人自己组织的乐队演奏
广东音乐《喜洋洋》《步步高》,两把艾捷克,两把热瓦普,两面手鼓,一支竹笛,还有一架类似汉族
乐器扬琴,维吾尔称之为“羌”的敲打
乐器。演奏的
广东音乐别具风味,节奏感尤为强烈,仔细品尝,还夹杂着丝丝西域韵味,我不禁想起
李白那首《观
胡人吹笛》一诗“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还有喷呐独奏《青藏高原》,音色优美,高音尤为震撼,令我们这些汉族同仁们如痴如醉,真是大开眼界、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