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南宋
湖广乱纷纷是徭民离开千家峒撑船过湖的主要原因。据《通城县志》载:建炎四年(1130年),杨么从钟相起。攻占洞庭湖沿岸部分县。
绍兴三年(1133年),钟相牺牲,杨么被推为
领袖,称大圣大王。杨么当上大圣大王后,又联衡(州)、宝(庆)、永(州)、郴(州)山徭痛击南宋王朝,并先后占有武陵、桃源、辰州、沅江、澧阳、安乡、
石门、慈利、枝江、松滋、公安、石首、益阳、
宁乡、湘阴、安化、宜都、华容、沅陵19个县,拥众二十余万。并以龙窖山为大本营,实行“陆耕水战”兵农相兼的政策,坚持斗争两年之久。
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讨杨么,余酋惊曰:“何神也?倶降岳”。龙窖山是杨么的主要根据地,必然遭到剿杀。“建炎四年(1130年)
五月庚申,孔彦舟引众过
潭州,趋宋州,犯
鄂州。”所以康熙《临湘县志》载:“建炎四年,有寇犯湘、沔。”实指孔彦舟起义斗争。又载:曹大量、刘超、彭符等巨盗相继荼毒。战争的结果是“元代以前……徭民渐入
湖南”。入
湖南就是撑船过湖另觅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