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基本介绍
概述
由于
农牧兼营
,羌族家家户户饲养羊,高寒山地还饲养
牦牛
。逢
农历
二月和
八月
,妇女要剪
羊毛
两次。一只羊能剪100-150克毛,最多的能剪250克。毛剪好后,先要放在堂屋里用竹竿拍打,揉合,一包一包地包好,然后用
麻秆
搓成线,用
羌语
称为“掐”的工具把两股合成一股,捻成单股
毛线
,再用
织布
机制成
毪布
,
裁剪
为成衣。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孟燕
概述
他从文化上着眼,分西南夷的几十个国家为三类。第一类是
夜郎
、滇、
邛都
等,他们把头发盘在顶上,种田,有城镇的这种国家是农业文化。第二类是嶲、
昆明
等,他们把头发编成辫子,牧畜,逐
水草
迁徙,没有
君长
,这种国家是
游牧
文化。再有第三类是徙、筰都、
冉駹
等,他们有
君长
,人民或定居,或移徙,这种国家是
农牧兼营
的文化。他在这段的结尾说:这都是氐类;这都是巴蜀西南的
蛮夷
。所以
陈奂
《诗毛氏传疏》说:
-《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_羌族》顾颉刚
概述
“羌”的称谓是古代
汉人
对西部
游牧
民族的泛称,专指今天的羌民族是从汉代沿袭下来的,羌族自称“麦”、“玛”或“门”,大致如
汉语
中“民”之音义,即人民。
徐中舒
在《羌族史》中指出:“羌族是古代西戎
牧羊人
,分布在
中国
西部各地,他们原来就是一个
农牧兼营
的部落。”早在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
羌人
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已经十分活跃了。公元前1088年,
周武王
以
周人
为主并联合羌、蜀、卢等部组成军事联盟,推翻了暴虐的殷纣王朝。春秋战国时期,
羌人
分布极广,名声极盛,一部分
羌人
开始向西南及西北各地大迁徙,有的迁徙到岷江上游、
大渡河
和安宁河流域,有的则迁往
青藏高原
。迁往
中原
地区的
羌人
大量内附定居,逐渐被汉族同化。迁往岷江上游的
羌人
与当地
土著
居民融合而成为今天聚居在岷江上游的羌民族。
-《羌绣_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王世琴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