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佛山是
岭南著名的秋色之乡。
佛山秋色,是指
秋季农业丰收之时,民间举行庆祝丰收的游行,俗称“秋色赛会”或“秋色提灯会”,亦称“出秋色”
佛山秋色赛会相传起源于明代
永乐年间(1403—1425年),逐渐演变为
佛山的传统习俗。据清乾隆《
佛山忠义乡志》载:“会城(指
广州)喜春宵,吾乡(指
佛山)喜秋宵。醉芋酒而清风生,盼
嫦娥而逸兴发,于是征色选色,角胜争奇,被妙童以霓裳,肖仙子于桂苑,或载以彩架,或步而徐行,铛鼓轻敲,丝竹按节,此其最韵者矣。至若健汉,尚威唐军、宋将,儿童博趣,
纸马火龙,状屠沽之杂陈,挽莲舟以入画,种种戏技,无虑数十队,亦堪娱耳目也。灵应祠前,纪纲里口,行者如海,立者如山,柚灯纱笼,沿途交映,直尽三鼓乃罢。”5这些描述生动再现了当时出秋色的盛况。秋色巡游是
佛山民间工艺美术的大汇集,其中扎作艺术在秋色艺术中占重要地位,包括头牌灯、彩灯、龙、狮、
龙舟花舫、彩车、花车、采莲船、花局、台面及顶盖、鱼灯、罗伞、
八宝、各种人物、
动物造型等,这些扎作艺木中又有不少是用
木版印刷作为制作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