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广东《德庆州志》卷五有“龙母神生于周秦之世,载《南汉春秋》志乘庙原碑,斑斑可考”的记述。德庆县悦城龙母庙的《孝通祖庙旧志》写得更加具体:“敕封护国
通天惠济显德龙母娘娘,温氏,晋康郡程溪人也。其先
广西藤县人,父天瑞,宦游
南海,娶悦城程溪梁氏,遂家焉。生三女,龙母,其仲也,生于楚怀王辛末之五月初八。”使温女成为龙母有拾卵豢龙的传说故事。一天温氏到江边去洗衣服,突见水中有一颗巨蛋,于是将它抱回家,当做宝贝一样珍藏起来。经过了七个月又二十七天,那只石蛋忽然裂开,窜出五条喜欢玩水的小龙,温氏像母亲似的细心喂养。五条小龙感于温女的养育之恩,衔鱼孝敬温女,不断帮助温女与水灾、旱灾、虫灾和官灾斗,造福黎民百姓。于是,温女被西江流域的百姓们尊称为“龙母”,成为造福百姓,保平安的“神女”。后来西江流域及为生计到
东南沿海和
东南亚谋生的百姓,仍念念不忘龙母的恩泽,建龙母庙,年年都
祭祀龙母,企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佛山
顺德区杏坛镇
龙潭村龙母庙就是西江移民带到
顺德的龙母神,
龙潭龙母庙建于元朝末年(约1368年),当地乡民丰衣足食,生活丰裕,深感“龙母之恩”,遂
集资筹建龙母庙,其建造规模形制,与悦城龙母庙近似。
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正值
端午期间,四乡百余艘
龙舟汇聚龙母庙,皆取龙首龙尾入龙母庙拜祭,将装饰华丽的
龙舟在庙前盘旋“趁景”,表演各种水上技能愉悦龙母。龙母作为水域的“保护神”,使水域民众
安宁。《龙母娘娘》神像画每年龙母诞或
春节时更换,水域居民将神像挂于厅堂正中,日日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