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锦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历史原因和地域环境的影响外,更与当地的生活文化环境息息相关。鲁西南地区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相对落后。据清宣统版《濮州志•风俗》记载:“境不通水陆、两京大道,故不善商贾,男耕女织以为长。”因此,人们没有机会接触外界的“
洋布”,更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勤俭持家的鲁西南劳动人民只能靠自己动手纺织衣物来解决穿衣取暖问题。在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之余,
农妇们也会借助这种织布的手工艺将自己内心的
情感与世界观通过
织锦的各种符号和
色泽的搭配
表现出来。正是由于地域环境的闭塞和鲁西南人民勤劳节俭的生活方式,使得鲁锦具有
古朴粗糙、实在厚重、自然朴素的乡土气质。鲁锦的产生形成更多的是由于现实生活实用所需,体现出它是民间生活的一部分,是真正的为生活造福的艺术,是劳动者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