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兴昌画店的《香山还愿》,剧讲兴隆国妙庆王赴寺庙求子后生育三公主妙善,妙善自幼诵读佛经,时值嫁龄妙庆王欲为其选婿,不料妙善竟出宫入深山修炼。妙庆王闻后十分愤怒,先命妙善浇花,但妙善仍诵读佛经,再妙庆王欲置妙善于死地,
达摩出手相助得以死而复生。后妙庆王思子成疾,妙善化作小童
进宫医治,告知以亲人手眼为药引方可治愈此病。妙善的两位
姐姐皆不愿舍弃自己的手眼以救父王,小童言白雀寺
菩萨灵验,可求得手眼医疾。刘表前往求得妙药手眼,妙庆王痊愈。施舍手眼的
菩萨不是别人,正是妙庆王三女儿妙善。妙庆王上山还愿,妙善下游地狱,臻至
佛教崇高化境,佛祖封妙善为救苦救难观世音
菩萨。妙庆王也由此感悟到
佛教真谛,情愿皈依佛门。该剧也被称作《香山寺》,《香山寺》在山西省河津市九龙头真武庙
咸丰二年(1852)舞台题记即有演出记载:“
咸丰二年(1852)李成侯家班,早场《香山寺》,午场《上天台》、《后(晌)
吉庆图》,晚场《
百子图》。”除此之外,笔者还在晋南地区3座古戏台上发现了关于该剧目的演出题记,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