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
钟馗驱鬼逐魔到赐福人间之变化的影响,明代
戏曲艺术出现了以
钟馗为主角的杂剧剧目,如《庆丰年五鬼闹
钟馗》。据《明代杂剧全目》载,此出戏为明教坊编演,作者姓名今无从可考。此剧流传版本有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脉望馆钞校内府本,封面标有副标题:“贺新正喜赏三阳宴”,正标题为《庆丰年五鬼闹
钟馗》。按:教坊为古代教习舞乐之所,始于唐代。明代教坊司隶属于
礼部,掌
乐舞及承应宫内各种演出。史载:“三星下界、天官赐福,种种
吉庆传奇,皆系供奉御前,呼嵩献寿,但宜教坊及钟鼓司肄习之。” 《庆丰年五鬼闹
钟馗》既为教坊编演,内容当然也是喜庆题材。此
戏曲文献资料,可印证年画中的《天官赐福》、《三星高照》以及清代《五鬼闹判》等图,皆起于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