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生诱人为善,以早死戒人止恶,把行为的善恶与生死寿夭、长生成仙紧紧联系起来,
道教对道德的强调不可谓少。问题在于这里所强调的善恶是“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完全照搬了封建地主阶级的
儒家道德。南宋以后的净明道又称净明忠孝道。其中心主张就是提倡三纲五常,以忠孝为本。它认为只要明心净性,正心诚意,养此忠孝之心即与道通,也就可得道成仙:“忠孝之心非长生而长生之性存,死而不昧,列于仙班,净明道的上述主张与宋代理学完全一致,本质上是理学的
伦理道德观的
宗教化,这集中地反映
道教与以
儒家伦理学说为代表的封建道德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