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拜火习俗与
祭祀,内容丰富,传袭古远,独具草原牧猎的火暴气氛。如东蒙一带蒙古族人对神圣的多克多尔山的
祭典,据有关学者介绍便是有夜中火祭的礼赞。火祭有公祭与户祭之分。公祭时,全部落人都参加,黄昏后聚集山前,将蒙古包设在圣山附近。所有祝祭的人们,由萨满主持
祭祀仪式,先点燃九堆篝火,萨满手持神鼓,口念神词,并向圣山泼洒三碗奶酒,并宰杀黑马祭奠。参加
祭祀的人们跪在山前叩头,然后分群依次围绕九堆篝火按顺时针方向转绕,形成九个人圈。围绕篝火转时,心中默祷,并向火堆投掷各种奶制品,泼洒奶酒,直到篝火完全熄灭才悄然离去。另外,还有户祭,一般多属人畜遭灾,染病时,以户为单位祭山祈求
吉祥。户祭亦在深夜进行,于院中的西北角落或蒙古包的西北方摆一张方小桌,桌前点燃一堆篝火,用羊头或羊肉做供品,也有用奶油、奶酪、奶干、奶豆腐做供品的,然后,全家或户主向西北方向叩拜,祭后将供品投入火堆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