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笙别名“昂”、“麻尼”,广泛流布于彝族各地。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曾有
青铜笙出土。唐时
葫芦笙是包括彝族在内的南诏各族青年喜爱的
乐器。彝族的
葫芦笙形制以
葫芦为笙斗,再用竹管做成笙苗5支,长短不一,插入笙斗内,并镶以竹黄。在
葫芦上端钻孔,即由孔处吹音。笙苗穿过笙斗,用手指按笙苗上下的音孔,发出不同的音调。每根音管除按住管上的音孔奏出一个音外,用拇指
堵塞露出笙斗底的管即可奏出低大二度的音。虽然只有5根音管,却能奏出10个音,曲调一般节奏鲜明轻快,有较浓厚的舞曲
风格。多用于“打跳”、“跳笙”等场合,也可独奏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