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
萨满教对地的崇拜似乎是后来才产生的。其实,
萨满教最早的崇拜观念就包括对地祗的崇拜,当然不像后来的后土崇拜。最初的地崇拜,也是源于穹苍宇宙的多层观念的崇拜意识。
萨满教认为,宇宙是多层的,天上有无数层,下面的地也是无限层的。从朴素的观念看或观察山洞、穴道、深谷、泉眼、地窟等等,在
原始人的意识中地下也是无尽远、或是奥秘无穷的。而且比天穹更易于直观,不像苍天只能仰止,不可探测。大地是可以测量的,也可以观察的。而且又能从大地上生出万物,许多有生命的蛇、蟒、
蜥蜴、
昆虫等等能从地穴中爬出来,许多
猛兽突然从洞窟中窜出来,都能直接伤害与威胁人类的生命,因而对大地也萌生敬畏莫测的心理观念。特别是每当月夜降临,或是凄黑的星夜,风声鹤唳,百兽惊吼、林莽涛鸣,山
岩石塌,一切大自然中的声响与震颤,对
原始人类来说都是神异叵测的。大地又赋予
原始人类赖以生命的果食,与百鲁一样栖息生活的所在。因此,“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也”,受到原始初民的崇拜,视地为神、为母。尽管在原始
氏族社会时期,人类依赖于釆集、
狩猎而生,即或如此,也应该承认
原始人很早就对地有朴素的崇拜和信仰。在满族
萨满教神论中称地为“巴那吉额姆”(地母),或称“讷妈妈”、“纳恩都里”,“纳罕”,从这些名称可以分析,对大地的称呼由女性逐渐变化为
男性称呼,这正是
萨满教最早的母系
氏族时期对大地的崇拜而渐渐发展变化到父系
氏族社会阶段而出现的
男性神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