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纹是构成苗族鱼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苗族民间
宗教观念中,鱼是多产
多子的象征,是生命力的象征。苗族有一句俗话说:“旧欧若旧然。”意思是“要让鱼绝种,除非河断流”。也就是说,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鱼。因此,苗族民间
祭祀仪式中少不了鱼,哪怕居住在远离江河的地方也同样如此。笔者1996年在月亮山区参加榕江县计怀寨“鼓藏节”到仪式开始时,鼓藏头及其主要仪式主持人都用麻绳拴3到5条干鱼在头上,而以鱼作为祭品是不可少的。每户人家鼓堂献牛的时候有人肩扛鱼篓、网等渔具前往。而计怀寨建寨在高山上,离河很远,渔捞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已不再是举足轻重的活动。他们保持这样的习俗,而且出现在“鼓藏节”上,是过去历史生活的一种回闪。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苗族
祭祀词中常常听到以鱼象征人丁兴旺的词句,也才看到苗族
纹饰中象征
多子的鱼蛋
纹饰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