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传说,对考察苗族服饰及
纹饰的形成,不能说没有价值。其中比如说两兄弟分开形成“大花苗”、“小花苗”,说明了苗族服饰由分支形成的区别,很合符实际。图案上的
菱形象征箭头及可防箭,
方格挑花象征
山川、
田园、
树木、星星、鱼等等,都有所本,很多
几何纹图案本来就由自然物的
具象抽象化而形成。至于裙上的横道道,若说它象征河流,也应不错,但指明其是
黄河、
长江,那就属牵强了。还有说“小花苗”坎肩上的黄布线条是城池,
山川、
田园是“怀念故土”而记在服饰上等等,不过是附会之说。传说无论怎样说,都没有错,错是某些论述者并不取传说中合理的成分,偏偏去取附会的一面,以迎合自己臆想的观点。于是附会的
黄河、
长江、城池成了
铁钉铁板的证据,证明苗族由
黄河、
长江迁徙来,证明苗族没有文字,把服饰作为记录历史经历的手段!苗族裙上的横线条是
黄河、
长江,那么别的民族裙上同样的横线条是哪条河、哪条江?其实裙上的横道都有织、绣、染工艺上的因素。
裙子通常由整幅布做成,若是织,
经线变色是固定的,很容易形成
条纹,做成裙便成为横道道。
扎染、
蜡染也一样,裙的上、中、下分成几段,每段一幅窄布,染绘方便,比如
扎染,伸及一部分入染水,自然形成一段是
蓝色,一段是
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