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层文化,即今天我们所讲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曾是一种主要由不识字的或识字很少的人群所
创造和享用的文化。在其传递上,更多的是承继和发展了史前社会形成的图画叙事与口头叙事两者并行的交往和叙事传统。如果说到“国学”,固然有“学究”们所说的“国粹”,而民间文化也是我们
中华民族的国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初,
胡适等酝酿和发动“文学革命”时,梅觐庄于1916年3月给
胡适的信里说:“文学革命自当从‘民间文学’入手,此无待言。”1925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门后,对于“什么是国学”产生了争论。顾颉刚说,歌谣和风俗物品都是国学研究的范围(《北京大学国学门周刊》1926年始刊词)。总其一点,民间文学、民间艺术里蕴藏着或诉说着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