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俱吠陀时代后期,由于雅利安人在征服战争中的胜利,大批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等)变成
奴隶,加之雅利安
氏族部落内部也已开始出现阶级分化,原始公社制度已逐渐解体,向
奴隶制社会过渡。原先的
氏族部落组织变成了镇压
奴隶阶级和下层劳苦人民的暴力机构,过去通过选举产生的部落
首领变成了世袭君主,祭司贵族和军事贵族成了
奴隶制国家的统治阶级。婆罗门自称“地上之神”,取得优势成为最高的瓦尔那。梨俱吠陀后期开始萌芽的社会等级在
奴隶制国家形成过程中已发展为严格的瓦尔那
等级制度。祭司形成婆罗门瓦尔那,军事贵族形成刹帝利瓦尔那,普通的村社成员成为自由民和劳动者,组成第三个瓦尔那,称为吠舍;战争中的被征服者,在阶级分化过程中失去土地和部落关系的人,则组成地位最低的瓦尔那:首陀罗。为了巩固以瓦尔那制度为基础的
奴隶制国家,
奴隶主贵族一方面逐渐制定了许多“达磨”——“法”,对各瓦尔那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作出严格的规定,另一方面则把这些“达磨”所固定下来的瓦尔那制度神圣化,利用早期吠陀经典的
宗教神话,形成了婆罗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