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崇拜,在满族等其他民族中亦有不同的表示。《汤原县志》中曾载:“松花江两岸,旧为费雅喀部所居,喜弄熊,呼曰马发,多以重价购养,使邻里亲朋射杀为欢,有马熊狗熊两种,射毙而后聚食之,先食熊头于野,谓敬长老也,余则聚食于家,妇女唯食熊髀。…熊罷,山内亦多,猎户打得,仅取其胆。”《汤原县志》将费亚克民族玩熊为戏的情节介绍甚细,足见其对熊的崇仰。达斡尔族亦崇拜熊。在古老的达斡尔族
萨满教“翁古热”(神灵)中,主要崇拜神灵就是虎和熊。在众野神中占重要地位。如《石恩莫日根和张犁花卡托》(达斡尔民间故事)中,救济张犁花的两位老人,老头名叫“阿提热坎”(公熊之意);老太太叫额提热”(母熊之意)。可见,达斡尔人把熊当做崇敬的对象。除此,我们从北方诸民族
祭祀众神中,都有熊神祭。在萨满
祭祀中,专有熊神
祭礼,熊神在满族火祭中是
太阳神的开路先锋,力大无穷,颂熊神的勇猛、忠诚,是人类光明的护卫者。在有些神谕中也称熊是“勒夫玛法”,最早在“天宫大战中,是长着“索索”的人(索索:男性生殖器),因在和勒鲁里恶魔撕斗时,偷懒睡在山
葡萄秧子里,结果使
天河上不少星星被恶魔打落下来,变成了流星。熊神因为是力大盖世的巨神,所以萨满请神,熊神附体后时将磨盘举起,能将巨柳由地下拔起,能用巨石做泥丸抛掷着玩耍,极力
表现熊神果敢、勇猛、神力无敌的拟人化神性格。从我们
近些年所搜集到的众多满族萨满神谕中的野神
祭礼神谕中都有熊神
祭礼。徐姓、臧姓、何姓等萨满祭规中还明确说明不用熊皮做鼓面、做偶像,认为用熊皮蒙鼓面,不敲自裂。若跳神请熊神临神坛会大闹神案,萨满和主人遭难。所以,在民间习俗中只能用
鹿皮、犴皮、牛皮做鼓面,平安吉顺。由上述资料可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