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
中国汉族学者研究
元史学颇有成就。1.钱大昕(1728—1804年)推许《
蒙古秘史》和何秋涛(1824—1862年)校勘《圣武亲征录》,被视为
元史学之两大纪念。钱氏从《
永乐大典》中发现十五卷本《
蒙古秘史》并公布于众,使
元史研究有了新的
史料;何氏校勘元代蒙文
史书的汉译本《圣武亲征录》,使更多的
元史学家能够利用该书。2.利用外文
史料补充
汉文史料之不足。
中国元史学家,第一个接触外文
史料的是洪钧(1839—1893年)。他出使
俄国期间,正值波斯拉施特《史集》和
英国人霍渥尔斯的《
蒙古史》英文版出版。他请人翻译,著《
元史译文正补》,使
中国人研究
元史扩大了视野。3.修补《
元史》。钱大昕是清代研究
元史的的第一代名人。他有志修改《
元史》,但未果。他在
元史方面的著作有《补
元史氏族表》(三卷)、《补
元史艺文志》(四卷),《
元史拾遗》等。魏源(1794—1857年)是清代研究
元史的第二代名人,著有《
元史新编》九十五卷。屠寄也是清代研究
元史的名人之一。他认为《
元史》并不能盖括全部
蒙古史,金帐汗国、伊儿汗国、察哈台汗国的历史并没有包括。他立志撰写一部概括整个
蒙古的
蒙古史,著有《蒙兀儿史记》,补充了《
元史》所没有的内容。柯劭忞(1850—1933年)的《新
元史》(共257卷)是清代
元史研究成果的大集成。他吸收了钱大昕、魏源、何秋涛、李文田、洪钧、屠寄的研究成果。1922年当时的
民国政府列入正史,并公开出版。4.考据《
蒙古秘史》。清代有许多学者考注《
蒙古秘史》,其中李文田(1834—1895年)最为著名。他利用正史十一种、宋代
史料七种、金人著述一种、元代
史料七种、明代
史料十种、清代
史料十七种、元人碑碣文字十一种,校注《
蒙古秘史》,写出《元朝秘史注》十五卷,并于1898年发表。这是清代考据学的一大成就。张穆的《
蒙古游牧记》是研究
蒙古各部的社会历史和地理方位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