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永盛店”大门,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当时灾情严重、民不聊生。永盛画店主人杨习参,为了舍义饭、济
贫民,兴工建大门。他不分男女老幼、本村外村,只要到他家,他就给饭吃。“正月二十下了手,一直忙到傍麦口。”共计四个多月,耗费之大可想而知。在这期间,这家画店治地七十余亩,画店作坊连成一片,形成一条胡同——“永盛胡同”。“永盛店”大门楼上的石雕、砖雕十分精美。门外还有石雕的拴马桩。家中骡马成群。有些官宦人家也难与他相媲美,杨家埠年画的价格
向来是低廉的。永盛画店靠年画业发展到这种昌盛的状况,说明当时的生产规模和产量是相当可观的。只可惜在建杨家埠学校与杨家埠年画研究所时,“永盛店”大门与“永盛胡同”被全部拆除,现已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