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节的由来》叙述水家头领拱登(祖公)率众溯江而上,随之,大家就散居各地安家立户,并约定三年之后的水历年谷熟之际再相聚。三年之后,大家都骑着马,驮着丰收的
谷物、
瓜果来欢聚。由于当时共过一个端节,各地走访不便,便设定各地分批过节。为解决端节先后批次问题,拱登叫各地头人伸手进鱼篓里抓鱼,按量依次排列。套头老大哥抓的鱼最重而过头批端,依次是拉佑、水婆、水潘、三洞、牛场,兰岭殿后关尾。所以节日歌有:“同是水家,套头先吃,一样辛苦,兰岭(是三洞的一个村寨)关尾”之说。节日传说是纪实性的、纪念性的民族历史的记录,没有什么幻想与
神话色彩,并与水族以稻作文化为基础制定的水历紧密相联。汉字“年”的本义在现化
汉语中早已消失,水历与水家端节正好准确地诠释“年”的本义,足以说明端节的起源与“年”的造宇历史有关,其真正的起源年代当早于故事传说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