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古文字为什么就有了
楷书的体势和笔划了呢?这归功于汉文化的普及面扩大和水汉人民的交往频繁的结果。在秦汉时期,以秦最为
典型,文化乃至文字,是掌握在少数统治者的手里,平民百姓刚从
奴隶的身份解脱出来,自由的劳作与生存是他们的最大需要。文化乃至文字,那是统治者的工具,平民百姓是没有条件奢求掌握这一工具的。随着汉魏晋以后中原地区汉文化的不断普及与发展,随着各朝代开边政策的不断延续,对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统治和管理加强,汉民族中的平民百姓或
官兵的文化水平提高。这些文化人为征边或其他原因不断在水族地区居住下来。这样,水汉人民的文化交往在民间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加强。这种平等的民间交流,使水族人民看到了汉民族文化的先进性,接受汉文化的影响是自然的,水族古文字的楷体
表现,实际上是水族人民从心底里写出来的。可以说,水族文字的反书和楷体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是从骨子里对秦帝国的仇视,后者是从心底里对汉文化的悦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