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水族历史在
学术界几乎无多大争议,亦是说,秦汉以后,有一条较为清晰的历史线索。由于
史料缺乏,水族先民在秦以前的历史迹象是模糊的。恰恰,水族文字给我们展示了
先秦的文化迹象。我们认为,水族
古文字产生在秦以前,作为单一的民族以后,是在原
古文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文化发展成为自己的独特文字。水族作为单一的民族分离出来以后,已经没有条件创制并产生我们现今所见的
古文字。其一,自秦到民国时期,水族一直是被压迫民族;其二,秦以后,水族先民常为迁徙疲于奔命,不时受战乱的影响;其三,水族先民居住地,属于边远的黔桂山区,并且居住的社会结构形式属于大散居小聚居,从未形成自己统一的社会政治组织;其四,这段时期,水族先民与其他杂处的族群一样,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经济上基本处于自给自足而相对封闭的状态。可以说,在这种政治上被歧视和压迫、经济上相对落后、文化上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先民有文字的传承,那么,根本就无条件创制并产生一种使全民族都认同并顶礼膜拜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