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古文字从它的产生、生成和发展到今天的濒临消亡,可以说,在历史上曾遭受两次大的劫难。第一次,应该是在秦时前后。秦以前,水族古文字前身的水族先民,可能还是哪个诸侯国或哪个部族的文化贞人。当殷商亡国时,作为其文化圈内的水家先民亡命南迁。秦灭六国后统一了文字。秦文字的统一虽然对
中华民族的统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焚书坑儒”也洗劫了包括各种文字在内的丰富的古文化。秦发兵征服岭南,水家先民备受其害,而又举族向
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区迁徙。第二次,应该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这十年,《水书》和水族古文字被视为“四旧”、封建迷信,到处被抄。大量明清时期抄写的《水书》被付之一炬。水书先生不敢露面,有的被拉出来游村批斗,造成水族古文化大量散失。而今天,是因为客观社会的飞速发展而致水族古文字濒临消亡。因为它的存在有赖于巫事活动,没有这个社会文化基础,它必然逐步消亡。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结果。应该与前两次人为的劫难有本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