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发祥于中原睢水流域及“豕韦”之地,处在夏商周文化圈之中。殷商亡国之后,水家先民举族南迁和越人的一支组合成为骆越的一支,在百越之地近千年的生息,留下了百越文化的特征;秦代发兵
岭南,水家先民又大规模地溯流迁到龙江、都柳江上游一带生息,历经
八百余年的发展,为唐代在水族地区设置都尚县、婆览县、莪州、抚水州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抚水州的建立,标志族称“水”得到中央王朝的确认和单一民族的形成。此后,水族的局部迁徙时有发生,如由抚水州迁出等,但总的生息地望格局未出现大的变动。水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有不少来自江南、
江西的成员融人,形成了水族的共同体。这是水族发展的源起脉络和自称“睢”、“人睢”数千年不变的历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