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样的民族生态环境分布法,我们完全有理由将水族称为月亮山民族。月亮山是云贵高原苗岭南端余脉,下衔广西九万大山,地跨黔南、黔东南两州,位于榕江、从江、荔波、三都四县交界处。主峰在从江县光辉乡加牙村,海拔1497米;次峰在榕江县计划乡西北部,海拔1490.3米;再次峰在荔波县水维乡拉易村东北部,海拔1468米,山体方圆近千平方公里。据黎平府志载,历史上月亮山有“九千里”之称,以言其宽广。明代至清雍正以前,这里是谁也不管的化外之地。雍正
七年(1729)始划古州云云。月亮山主峰高峻巍峨。传说“人立山顶,伸手可摘月亮”,山名即由此而来。从民族分布看,月亮山四周均有水族分布,而历史上月亮山的“九千里”之称,今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九阡”
地名即由此而来。九阡地区不仅是水族聚居区的中心地区,而且就是月亮山东侧的前沿台地。九阡地区不仅在地文上是月亮山腹地,而且在
人文上与月亮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朝咸同年间水族潘新简反清大起义就是以月亮山为起义根据地,1948年的月亮山游击队一大半人员是水族,1949年的荔波县人民武装游击队,仍是以九阡为根据地。今天我们说的水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黔南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以及与三都毗邻的荔波、榕江、从江等县,就是指月亮山而言。所以说,从民族生态的角度而言,我们认为水族可以称为月亮山民族。最近贵州省决定对两山(雷公山和月亮山)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开发性扶贫力度。而有人竟说三都水族自治县不属月亮山地区,这是有据不依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