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羌系统的民族中的一部分,向东进人
中原发展融合于诸夏部族,他们与
中原商周政权保持臣属关系。羌人与周族发生通婚关系,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这部分羌人最终同化融合于周族,成为周族中的姜姓部落。章太炎《西南属夷小记》指出:“姜姓出自西羌。”另一部分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经过历史发展变化,形成古代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诸族的核心。他们以
氏族、部落为单位,“任随所之”,在金沙江南北两岸自由驰骋。他们部族众多,“或为牦牛种”,“或为
白马种”,“或为参狼种”……形成了“六夷”、“七羌”、“九氐”,也就是
史书中所说的“武都羌”、“广汉羌”、“越雋羌”、“青羌”以及“雋”、“
昆明”、“劳浸”、“靡莫”等族属,他们都与羌语支、彝语支其他民族存在渊源关系。氐羌族群是古代汉藏语系一大支派,对于西南少数民族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西南民族史研究者们认为:“古代居住在西南地区属于氐羌系统的部落,是分别发展为
近代藏缅语族各兄弟民族的核心。”“
战国秦献公时,北方的一部分羌族南下到今大渡河、
安宁河流域,与原来分布在这一带的氐羌族群会合,它们是今藏缅语各族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