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的年画创始较晚,大约于清咸丰年间,在这以前
武汉地区多销售
四川、木兰山的年画,川货多用国色(又称
本色)色艳而又不退,很受欢迎,引起
汉口商人的注意,创办年画作坊最早的是
汉口棉花街(旧称港边)潘福庆、潘新顺、潘德顺等五家作坊,每家
常年请八、九个
师傅印门神,而后是蒋复泰(
武汉剪纸老艺人,工艺大师蒋在谱的
祖父开的年画作坊字号),他的父亲又会出画样,又善于吸收
四川门神的优点加以移植
创造,更加扩大了销路,从此川货被挤出
武汉市场,因群众需要年画量不断增长,在
汉口长堤街扩展的画店有董祥兴,代春泰、范永和、梅同兴、李元记等七大家门神作坊,逐渐控制了
武汉门画市场,每年销售
数百万对,销往
长江中游的
湖南、
江西、
安徽等省,清
光绪年间孝干李家集、下兴集的李宏兴等店相继开业,每年有三十余人专门印刷门神,于年底用木船运到
汉口统一街、大夹街、长堤街批发给各地
商贩,那时
武汉地区的门神业为了相互竞争市场,争取更多的
顾客,注意翻新版样,提高印刷水平,促进了年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