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题材的高密条屏式年画相比,条屏式
戏曲年画大多没有框式内格,而以烟、云、屋梁等物体实物进行自然分隔,暗示情节的推进而非物象、场景的平行排列。人物占画面的比例相对缩小,一般每图上的人物都有名字,有的还有题注,可以知晓相应的故事内容。大多数条屏画在背景上出现了某些场景和生活实物,但仍以简洁,不构建全景为特点,以突出每一高潮中的人物形象、动作为目的,连续亮相,连续高潮,断中有续,以最大的情节戏剧性、精彩性不断冲击人们的视觉感知力和想象力,将故事内容最引人入胜的几瞬间不断转变成为
戏曲年画
图像的叙述客体。如《二进官》
四条屏,由赵飞搬兵、徐杨二家
进宫、杨四郎擎宫门、万历登基四幅图组成,点线式完整地描绘出这一经典剧目的故事情节:“
明穆宗去世后,
太子尚幼,李艳妃垂帘听政,妃父李良野心勃勃,妄图掌权,于是巧言计施,李艳妃受其蛊惑,萌生让位之意。定国公徐延昭等闻讯上殿谏阻,无奈李艳妃固执己见,拒不谏议。李良掌权后,将李后及
太子封锁深宫,欲夺皇位。徐料其逆心,安排其女待在李后身边予以侍奉。徐女用箭将李后求救之诏射入杨府,杨令义子赵飞出城搬兵。徐杨再次入宫进谏,李后跪地哀求,封杨为
太子太保。徐杨即登殿调兵,质询李良所犯之罪,由杨波辅政,抱
太子登基,国事始宁。”相对于大挂子和一桌二椅式
构图,图中人物为连续性的亮相造型,他们之间的关系描绘为主要情节发展的需要,与舞台演出相去甚远,更多地体现出了完整的故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