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干在《
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一书中主要分析了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原始
宗教,即
氏族的
图腾信仰。此书是杜尔干确立的社会本源论之大成,可谓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的典范。认为
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只需要两个要素即崇拜对象和献祭仪式,仪式的重大性更大,它是展示社会集体的力量和唤起集体仪式的场所。其中主要的礼仪姿态中把
祭祀作为一种积极的
宗教礼仪活动,即
祭祀制度,他在史密斯对
图腾制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祭祀礼仪完全形成时,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圣餐活动,另一个是献祭活动。”认为在
祭祀活动中这两种方法同等重要。谈到
宗教以及
祭祀产生的根源是社会,神与其崇拜者之间有着互为依存的关系,没有
宗教的仪式伸就将不存在。“
信徒不能没有伸,而神更离不开
信徒;神只是社会的象征,人不能脱离社会,社会更不能离开人”社会只有在人群聚集时才能重新活跃起来。人们在
宗教聚会中会获得社会生命的更新,
宗教生活的这种节奏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节奏。“
宗教礼仪只用于,而且也只能用于保持这种信仰所具有的活力,防止信仰从人的记忆中消失。总之就是说,要使集体意识中最主要的因素重新恢复活力。通过这种仪式,群体使其本身所具有的以及从群体的统一性中所获得的那种感情周期性的更新;与此同时,个人的社会存在的性质也再一次得到实证。”献祭是一个复杂的
宗教行为活动,它可以同时履行多种功能,或为同一目的多种手段。献祭是神所需要的,带有自私与无私性,两者是混杂在一起的。献祭被视为一种契约,双方交换服务各取所需,因为神明也需要凡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