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些改变,如今村民在田间地头共同劳作的情景已很少见。据乡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哨冲镇撤乡建镇,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54个自然村,7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814人,其中农业人口97%,非农业人口3%,主要居住着彝、汉、回等民族,其中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7%。据了解,当地18岁以上的年轻人
大都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另外,生产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以家庭为单位自产自销的转变,已经使得当地传统文化的原生生态发生变迁。最初,民族传统文化主要作为文化
创造主体在生产劳动中的娱乐、消遣和休闲等附属品出现,如对歌文化,民间故事,随后借助具有一定行为模式和组织的
民俗活动
表现出来,比如火把节、祭龙节、婚俗、丧俗等。然而,彝族花腰的节日习俗的淡化趋向给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阻碍,也使孕育传统文化的原生生态发生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