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区域:大致在公元前12世纪前后,“
昆明”人已开始向洱海区域及其周围地区移动。他们融合了
大理至丽江一带的部分民族,约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又继续向东扩张。当“
昆明”进入今弥渡、
祥云、姚安、楚雄等地时,又融合了部分土著民族和南迁的旄牛羌人。其中一部分“
昆明”成为当地的定居民族,大部分则继续向滇池区域扩张。约在战国末至西汉初,“
昆明”人已进人滇池区域,并已占据了今
安宁以西、富民以北的禄丰、
武定、禄劝一带。“
昆明”等少数民族在滇池区域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由于他们进人“
椎髻、耕田、有邑聚”的民族地区,使其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发型、服饰都有所变化。大致在西汉中期,“
昆明”人已绕过滇池区域,占据了曲靖地区至南盘江流域。此时,滇东北地区的僰人亦大量涌向并占据滇池区域,僰人占据滇池区域后,使当地的“
昆明”形成东、西两部。东部的“
昆明”继续沿南盘江向滇东南发展,后来形成
云南南部的彝族;西部的“
昆明”和雋人填补了原滇东北的部分僰人居住区,后来形成滇东北、黔西及大凉山地区的彝族。由于东、西两部分“
昆明”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滇南地区的彝族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生活习俗如发型服饰,滇东北的彝族则基本上保持了他们先民原有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