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两个层次的“民族”概念的混淆,国内有部分学者在“民族”这一概念上提出了几种区分。广义的民族,含义相当于“
族类共同体”,用于指称从原始时代一直到社会主义时代的所有族体,比如“
中华民族”等等。我们采用
学术界流行的提法,将其“nation”定为“
国族”以示区别。而狭义的“民族”则指涉多民族国家中的基本族群(ethnic group)单位,属于社会学范畴,如
中国的汉、羌、藏等56个民族。笔者认为以“族群”这个概念取代“民族”是不可取的。1980、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的交往,“族群”这一概念及其理论也被引入大陆学界。甚至有学者认为应该用“族群”这个
术语来取代“民族”,尤其是在对
中国少数民族的指称上。郝时远则认为这种将“族群”这个有西方语境的
术语不加辨析地使用,完全是一种泛化和意义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