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的演进、社会生活的变化等因素,彝族花腰文化中的某些部分已经遗失或处于濒临消失的边缘。单纯依靠文字的记载、图片的保存,甚至于
影像的记录,也只能获取片段性的信息,而并不足以完整地将其呈现。以彝族花腰地区特色民居为例。传统彝族花腰最
典型的民居建筑就是土掌房,而随着当地群众生活的改善,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出现了砖瓦房与土掌房混建,甚至出现有的家庭以水泥房、砖瓦房完全取代土掌房的情形。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本无可厚非,对于像
世世代代保留传承下来的民居被毁,被完全工业化的钢筋水泥所取代的情形,要解决起来非常棘手。除了
政府部门出台相关强制性保护政策,建立生态村、旅游村,在村内完整保留等方法之外,传统民居的仿真构建技术、三维
影像还原技术的运用对人们认知和了解传统民居建筑,以及对日后的恢复重建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