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把山神作为地方的保护神而不断进行祭山活动。在《作斋经》中记载,至崖洞迎祖筒时,要以“
雄鸡献山神,山神启洞门”。小凉山的毕摩作法时念的《请神经》中,所“请”的几乎全是山神。巍山彝族每逢
农历二月初八、六月二十五日和
腊月三日祭山神。其中二月初八日为地区性的山神会,村中老幼一起上山共祭。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的村寨都建有山神庙,并以
石头或
树枝作为山神的象征供于庙内,逢
农历四月
一日杀鸡去祭献,祈山神保佑村寨兴旺。景东彝族的二月初八日祭山,亦名“山神会”,是时村人上山赶集,遍地烧香、磕头和祷告。在永仁迤计厂,彝民称祭山为“祭山伯”,合村共祭,祈祷山神免除自然灾害。泸西阿盈里的彝族逢
农历正月初三祭山,由老牧人、牧童向有牛、羊的人家募米、肉、蒜、辣椒和姜、盐等食物,到山林中祭献,祈山神庇佑牛、羊不遭兽害。昆明西山区谷律一带,彝族
农历正月初一、六月初六两次祭山。正月初一以户为单位祭,斋饭上撒红糖,插
青松毛。家人烧3炷香,磕3个头,尔后祷告说:“山神老爷,我用斋饭来祭你,请你保佑我家人丁兴旺。”六月初六以村为单位祭,称为“祭密奢”,当地彝谚说“山神不
开口,
老虎不食人”,“祭密奢”旨在防人畜不受豺狼虎豹的侵害。另外,当地彝村也都建有一个山神庙,用土坯砌成,顶覆瓦片,内置石碑1块,上刻男女神像1对,男神头戴圆顶帽。石像之前置一石
香炉。
祭祀时,全村在山神庙共杀1头猪献祭。除举村行祭之外,平日村民家人有病,就带鸡蛋来庙里叫魂。猎手出猎,先带酒肉来此祭拜,以求山神允许打中野兽而不降罪。新娘回门,亦常与新郎携酒菜前来祭献,求山神降福。团结乡大、小勒姐村一带的白彝,一年祭山两次,一次在
农历二月初八,一次在
农历八月中属马日或猴日,需杀1头猪,四五对鸡,地点在山神庙,每家去1人,要念《山神经》,烧香、磕头、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