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仪式歌分为两大类:即
祭祀歌和礼俗歌。
祭祀歌包括祀典歌、寿诞歌、
占卜歌、祖灵歌、丧葬歌等。祀典歌一般都与原始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祭祖歌”、“族祭歌”、“祭祖还愿”、“九代祭祖”、“献灵”、“祭祖灵”、“祭祖叙谱”等源于祖先崇拜,“敬山神”、“竹王歌”、“祭米色”(祭地气)、“祭树神”、“祭龙洞”、“叫牛魂歌”、“叫荞魂歌”、“破土歌”等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嘱神歌”、“铜鼓歌”、“拜神曲”、“祭火神”、“祭锅庄石”、“祭门神”、“开磨歌”、“起碓歌”等则
表现了人们对日常生活发生重要作用的实物和神灵的崇敬之情。寿诞歌主要出现在婴儿诞生礼宴和老人
祝寿礼宴上。“迎生歌”、“三朝曲”、“满月歌”表示对婴儿的祝福,“七七歌”、“花甲歌”、“九九歌”、“百岁歌”则是给长辈以良好的祝愿。“生死
占卜辞”、“病难
占卜辞”、“
招魂歌”是祭司在
占卜时所吟唱的歌。还有
表现安魂的“立祖灵歌”和“祖灵入户歌”。而繁杂的丧葬仪式则有繁杂的仪式歌,如石林彝族撒尼人的丧葬歌就分为11章、数十个小节。11章的名称是:
天地起源、盖房子、立神祭神、不祥的预兆、生病治病、病人死亡、做棺材、出殡告别、教示亡魂生产生活、送亡魂、招生魂。整部念完,需一整天时间。阿哲支系的《苏颇苏莫》也分章立节,长达数万行。各地的丧葬仪式有简有繁,但通常都要吟唱“报丧歌”、“哭丧歌”、“叙旧歌”、“指路歌”、“推灵柩”、“送魂歌”、“嘱魂歌”、“敬香歌”、“留老人”、“送山曲”、“献饭词”、“装棺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