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在朽稿、画样的前提下的继续
创作和加工。在雕版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刻刀的优势和特长,去除和纠正
画稿中不适合刻印的地方,彰显刻板独具的刀法和韵味,这是只用
笔画很难实现的艺术效果。不同于明代年画的工丽缜密,清代杨家埠艺人们在刻板时带有更大的随意性。因为年画的销量大,印数多,为
延长画板的使用寿命,线条刻出后,还要栽线。栽线是在“连点成线”的引导下,利用短而窄的小平刀,沿着立刀刻好的线条,向下垂直打一遍。一般深为二、三毫米。等到“栽线完成后,还要剔空打版”。这个流程中剔空打版,第一步用挖刀剔除大的空间,第二步再用大小不等的平刀打平,第三步,剔除挖刀不能剔除的细小部位。最后线版刻完,印刷几张线稿。注意对照画样分出色版后再刻色版这才正确。这一时期
雕刻木板的材料改为了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