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侵略者入侵
黑龙江地区以后,为了驱逐沙俄侵略军,保卫东北
边疆,
顺治九年(1652年)
七月,
清朝政府命令梅勒章京沙尔虎达、甲喇章京海塔、尼噶里统领
满洲官兵驻防宁古塔。当时驻防宁古塔的
满洲八旗
官兵大约四百名,这是
满洲八旗正式迁入
黑龙江地区的开始。
顺治十年(1653年)
五月,
清朝政府正式任命镶蓝旗梅勒章京沙尔虎达为昂邦章京,镇守宁古塔地方。
顺治十三年(1656年),
清朝政府又在宁古塔增设
满洲八旗
官兵500名。康熙元年(1662年),
清朝政府提升宁古塔昂邦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
将军,简称宁古塔
将军。随着宁古塔
将军的设立和驱逐沙俄侵略斗争的不断深入,迁入宁古塔地方的满族人也不断增多。这些满族人主要是从
盛京或
北京等地迁移来的,当时被称为佛
满洲,即老
满洲。而此时,在宁古塔地区的满族人仍有被称为伊彻
满洲的新
满洲的部民。早在清兵入关前,为了与满族相区别,人们便将新招抚的并被编入
满洲八旗的
黑龙江流域各族部民称为伊彻
满洲,而随清兵入关的便成为了佛
满洲。宁古塔地区的新
满洲则是指
顺治以后新招抚并被编入
满洲八旗的赫哲、费雅喀、鄂伦春等族。康熙十年(1671年),宁古塔
将军巴海(沙尔虎达之子)派遣副都统安珠瑚“招来
东海部落四千七百余丁,安置宁古塔附近,设佐领四十员,以扎努喀、布克陶及诸部属任之,分辖其众,号新
满洲”。这部分新
满洲主要是来自松花江、
黑龙江下游及乌苏里江等地的赫哲、费雅喀等族,他们成为
黑龙江满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驻扎于宁古塔等地。康熙
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
将军移驻
吉林后,宁古塔留设副都统镇守。驻守在这里的
满洲八旗
官兵共有12佐领。按清代军制,驻防八旗一般每佐领设披甲50名,则12佐领则应为6000名披甲,可知,宁古塔的满族
官兵约有6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