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阶段是从
欧洲、北非和
西亚部分地区的
宗教发展成为遍布于各大洲的世界第一大
宗教。与此相应的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在全世界的扩张。
资产阶级在其诞生之初,为了打破封建制度对生产办发展的束缚,曾经首先把矛头对准封建制度的神圣中心——罗马天主教会,对其发动了以
宗教改革为形式的群众性社会政治革命。但它
从来没有想要废除
宗教,即使是人文主义者和雅各宾党人,也不例外。实际上,这些人一直企图挽救
宗教的“精髓”,希望使
宗教完善化,并把它说成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西方
资产阶级把
基督教世界之外的异教地区视为“化外之邦”,所以当他们获得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赋予的巨大力量,可以向海外扩张之时,他们所使用的武器并不仅仅是大炮,而且也有“圣经”,不仅有炮舰,而且也有
传教士。当然这不是说
传教士全都自觉地充当了侵略先锋,这只是在回顾历史时我们看到的一幅彼此关联的画面。而这幅画面的主题则是传播“
基督教文明”——西方文明的同义语。就
基督教自身而言,它经过
宗教改革(包括天主教的改革),已经变得十分适合资本主义社会的需要,甚至对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还发生了相当的促进作用,这不论从它在神学教义上的发展,还是从它在教政体制上的变化都可以看出来。所以它不但已经同
资产阶级化敌为友,继续活跃于西方世界,而且作为西方文明的总代表,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而走向了世界,并在世界的广大地区适应当地的社会状况而扎下根来。这一切都再次证明了
基督教是适应时势的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