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结束了南北纷争的局面,统一了全国。唐代国力充盈,文化繁荣,是
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与政治经济统一的局面相适应,出现了统一的经学课本,统一的
宗教政策,即三教并奖的政策。
宗教并不总与乱世相联系;
宗教的兴起固然与社会苦难的加深有关,但是
宗教的繁荣也需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唐代
佛教和
道教的隆盛,植根于不合理的社会生活,得力于统治者的自觉支持,也是
前代二教向上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
寺院经济雄厚的财力,也为
中国佛教的独立发展和
道教的壮大提供了充裕的物质条件;使更多的有闲
僧侣安心译经、传道和推究
宗教理论,收养更多的僧徒,举办更多的慈善事业以扩大
宗教的社会影响。在政府倡导下,三教合流的风气更为盛行,
中国封建文化进一步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