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的满族主要是从齐齐哈尔等地迁入的。据《呼兰府志》记载:“
满洲皆
吉林、宁古塔两城驻防,从征罗刹有功,遂留爱珲,(再迁墨尔根,三迁齐齐哈尔)四迁始移驻呼兰城。”满族迁入呼兰是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当年,
清朝政府“于伯都纳、打牲、瓜儿察挑兵一百八十名,齐齐哈尔旧兵内挑选三百二十名”驻扎“湖兰河地方,编设佐领八个”。另外,
乾隆二年(1737年),
清朝政府在呼兰设立官庄,由
盛京八旗开户人内选能耕种壮丁400名,携带家口往垦。每壮丁拨地60亩,每10丁合编1庄,共设官庄40处。可知,呼兰地方的满族及其家属约有数百人。因此,清代瑷珲、墨尔根、齐齐哈尔及呼兰等地的满族,“
其初多
吉林产也”。他们的迁移路线是从
吉林、宁古塔等地出发,随萨布素等到瑷珲驻防,又从瑷珲随
黑龙江将军南迁墨尔根,后又南迁至齐齐哈尔、再迁呼兰,也有一部分在水师营或驿站的满族人是直接从
盛京、
吉林等地迁来的。这些地区的满族主要是驻防八旗及其家属,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康熙年间为了防御沙俄、保卫
边疆而迁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