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
闽南人口的主要迁居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古闽越族“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在秦汉时期的多次民族斗争中,一部分闽越人乘船渡海,迁居到
台湾,“成为
台湾古闽越族”。宋元时期闽人就开始迁居
台湾,连横在《
台湾通史》中指出:“历更五代,终及两宋,中原板荡,战争未息,漳泉边民,渐来
台湾……”明中期以后,迁徙台澎的
福建移民已形成了相当规模。据
台湾学者研究表明,
明清两代从漳、泉两府渡海来台的移民,占
汉人来台总数的80%以上,从船舶靠岸的地点来看亦集中在安平(今台南)、打狗(今高雄)、诸罗(今嘉义)、鹿港和艋舺(
台北一带),其中安平与鹿港占绝对多数。无论从地理位置或航行线路看,在安平登陆的漳、泉人都有,鹿港则以
泉州人居多,打狗主要是
漳州人。1930年
台湾统计的资料表明,祖籍
福建泉州和
漳州的
台湾民众分别占
台湾总人口数的44.8%和35.2%,两者合计占
台湾总人口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