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中,
宗教影响道德的方式,择其要者,大体上有上述三种。这种种观念,反映了
原始人幼稚的幻想,说来令人可笑。但在当时,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并无人为的欺骗成分。由于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分化,
宗教与道德都没有
阶级性,故
宗教所神化的道德准则,也没有基于阶级偏见的选择。社会道德的
宗教化和神化,在尚没有国家权力结构的时代,对于原始
氏族制社会中人—人社会关系的稳定和维系无疑是必要的。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不依当时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依现代人的好恶而变化。我们对它的历史作用应该作历史的肯定。只是到了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阶级分化和国家体制也随之而出现和发展。
氏族公社制必须打破,与之相联系的上层建筑——原始
宗教和原始社会的道德观念逐渐变成了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阶级社会产生了与之相应的
宗教和道德,在新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又开始了社会道德
宗教化和
宗教道德化的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