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南中大姓和夷帅势力叛蜀,
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南中,重新改设南中七郡,统归庲降都督管辖,使南中地区出现“纪纲粗定,夷汉粗安”的局面。
诸葛亮把大姓和夷帅控制的“青羌劲卒”万余家迁移到
昆明,选其精壮编成“五部”军,将“羸弱”部分配隶给大姓为部曲,使大姓拥有“夷汉部曲”合法化。封建因素在南中地区的不断增长,使汉夷关系更加密切。夷汉之间互相通婚叫“遑耶”,夷汉之间十分亲密、恩若骨肉者叫做“百世遑耶”。这种关系使大姓逐渐“夷化”,并使部分夷人封建化。自晋代起,大姓爨氏崛起,逐渐形成称霸南中的局面,一直延续至唐初。